普羅高菲夫Prokofiev, Sergey(1891-1953) 俄國
音樂上的立體主義者
集演奏家、指揮家和作曲家於一身
普羅高菲夫是俄國鋼琴家和作曲家,是俄國最偉大和多產的作曲家之一。於1891年4月23日出生於南歐俄屬的鄉下宋所夫卡(Sontsovka);1953年3月4日死於莫斯科。在他六歲時就已經顯露出極高的音樂才華,那時候就能夠作曲並且舉行全場的鋼琴獨奏會。九歲時已經開始創作歌劇 即三幕歌劇【巨人】。
在1902年將自己的歌劇作品編成管弦樂組曲,名為荒島(Desert Island)。這時的她已經開始與明師葛立爾(Gliere)學理論。後來進入聖彼得堡音樂院主修鋼琴和指揮,師事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李耳道夫(Liadov)、維多(Wihtoe)及尼克拉才利普寧(Nikolay Tcherepnin)學習理論與作曲。他同時也是當時著名鋼琴家艾希波夫(Annette Essipov)的得意門生。 他學生時期的作品喜歡用一些不諧和音,非常刺耳,旋律也會突然不合理的轉調,似乎是開玩笑一般,使老師們感到頭痛,因此以音樂叛徒而出名。但是大家還是不得不承認他是個音樂的天才。
1914年23歲,離開音樂院時獲得最高的鋼琴獎章,並同時得到了作曲、指揮和鋼琴三張文憑。有次在參加學校舉辦的魯賓斯坦鋼琴比賽時,他不依照規定彈奏古典樂曲卻要求表現自己所做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經過了一番的爭論商討後,評審們勉強的允許他準備好樂譜試彈一次,沒想到他演奏得出神入化,精彩無比,震撼了全場,因此而得到首獎 - 一台大型演奏用平臺琴。後來又以幾首鋼琴作品及1916年發表的大規模交響樂賽西亞人組曲(Scythian Suite),1918年發表最出名的【古典交響曲】等作品風靡全國,使他成為一流的作曲家。
不久俄國大革命擾亂了他的生活,1918年秋天27歲的他離開俄國旅行到倫敦、巴黎和日本再轉往美國,這期間他以開鋼琴演奏會、寫作芭蕾舞曲和歌劇來維持生活。1921年12月30日,芝加哥歌劇協會推出了他的四幕歌劇【三只橘子之愛】(The Love of Three Oranges)。該年五月,戴爾基列夫的俄國芭蕾舞團(Diaghilevs Russian Ballet)在巴黎演出他的歌劇【小丑】(The Buffoon)舞劇。1921年定居巴黎,自此聲名遠播。
1927年一月遷回俄國定居直到逝世。當他回到俄國時政府當局和音樂家都熱烈的歡迎他,使他成為最受尊敬、待遇最高的首席作曲家。他的性格這時也漸趨成熟,作品的旋律已較抒情化,風格也不似以前那般嘲諷、淘氣和尖銳了。雖然俄國政府控制人民出入國境很嚴格,但對普羅高菲夫特別的優惠,因為他仍然可以自由的的進出訪問歐美各地。
1928年他根據杜斯妥耶夫斯基(Dostoyevsky)的小說【賭鬼(The Gambler)】而寫的歌劇完成。同年完成了一首鋼琴五重奏,並預定在義大利的Siena舉行"國際現代音樂協會"(International Seoeity of Contemporary Music)年會中演出,但由於作者未能到席而取消。歌劇【賭鬼】在1929年4月29日,於布魯塞爾的蒙納埃劇院(Theatre de la Monnaie)初演。大指揮家盟都(Monteux)在同年五月17日指揮演出他的第三號交響曲。他的【嬉戲曲(Divertimento)】也在同年演出。他同時受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委託創作了他的第四首交響曲。這首交響曲是為了慶祝波士頓交響樂團成立五十週年而做,在1930年11月30日,由庫瑟威斯基(Kussevitsky)指揮演出。
1932年10月31日,他與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演出自己的第五首鋼琴協奏曲。12月李法(Sergey Lifar)在巴黎演出他的芭蕾舞劇【在波麗星】(On the Borysthenes)。
1934年四月,【交響之歌】(Symphonic Song)由莫斯科愛樂協會演出。七月在莫斯科發表了管弦樂組曲【基傑少尉】(Liewtenant Kizhe)。
1935年八月,完成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
1936年六月,完成了童話故事【彼得與狼】音樂劇。曲中他已近乎音樂欣賞主持人的姿態來介紹交響樂中的樂器給年輕人。
二次大戰時他做了很多充滿愛國熱誠的進行曲、清唱劇與交響曲等,但卻在戰後被俄共當局與樂評家攻擊他的音樂落後腐化,嚴厲的清算他,要他改變曲風,可是他卻堅決的拒絕了,仍然以自己的風格作曲。直到1953年去世,享年64歲。五年後俄共轉變了態度並追贈他最高榮譽的列寧獎章。
普羅高菲夫的音樂
普羅高菲夫一生都在不停的創作,一共寫了八齣歌劇、七齣舞劇、七首交響曲、五首鋼琴協奏曲、兩首小提琴協奏曲、芭蕾舞曲、電影配樂和歌劇等。此外還有十首鋼琴奏鳴曲、兩首小提琴奏鳴曲、兩首弦樂四重奏、小型樂器合奏曲和獨唱曲等。作曲的數量和涵蓋範圍極為驚人。
【彼得與狼】是他最著名的一首專門位年輕人所寫的交響曲。敘述一個男孩彼得捕狼的故事,他將各種樂器代表故事中的各個角色,小提琴是彼得,低音管是祖父,雙簧管則是彼得的兩位玩伴,豎笛是小鳥,法國號則是彼得所抓到的狼,小喇叭、低音大喇叭和定音鼓則是幫助彼德將野狼送進動物園的三個獵人。樂曲演奏時配有簡短的旁白朗誦講解故事的過程。這首曲子至今仍受到歡迎,由其是兒童們百聽不厭的音樂會曲目,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藉由故事的進行來了解不同的樂器,是個很友音樂教育意義的樂曲。
俄共對於他的音樂其包容程度很令人驚奇,因為他的作品中完全沒有俄共當局所鼓勵的特色存在。他早期的作品中有意的避免浪漫及感情的因素,也盡量避免在音樂中可能涉及非音樂性的暗示或表現。基本上他是一位純音樂的創作者,曾被形容是音樂上的立體主義者。這點對他在1930年之前的作品形容得很恰當,主題清晰明瞭,沒有堆砌繁複,總是一個簡單的旋律帶著伴奏。
晚期作品可以明顯的聽出他的改變,與早期作品比較起來太過於原始和簡單。在他晚期的一些歌曲與鋼琴曲,感覺上比以前的作品柔軟許多,讓人感覺柔軟的是這些曲目中所表現出的抒情特質,如他的芭蕾舞曲【羅密歐與茱麗葉】和【灰姑娘】(Cinderella)就表現得平易近人卻不失戲劇性和音樂性。
普羅高菲夫的作品
Gavotte Op.12, No.2
Marche Op.12, No.1
Piano Concerto No.2 in G-, Op.16
2.Scherzo
Piano Sonata No.2 in D-, Op.14 (1912)
1.Allegro, ma non troppo
2.Scherzo-Allegro marcato
3.Andante
4.Vivace
Piano Sonata No.3 in A-, Op.28 (1917)
Sonata No.3 in A-, Op.28
Toccata, Op.11 (1912)
Toccata, Op.11
Visions Fugitives, Op.22
Vision Fugitives for piano, Op.22 (1917)
彼德與狼
基傑中尉
芭蕾音樂【羅密歐與茱麗葉】1. 6.
芭蕾舞曲【灰姑娘】
圓舞曲 Waltz
Adagio for cello and piano, Op. 9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