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里尼BELLINI, Vincenzo (1801-35) 義大利
溫柔的西西里人
貝里尼1801年11月3日出生於西西里的卡塔尼亞(Catania)。出身音樂世家的他,其才能很早就被管風琴家的父親發掘。而在當地仕紳的匿名支持下,他被送到拿波里的音樂院接受作曲訓練。在求學期間他受到羅西尼音樂的影響,開始創作歌劇。畢業後初出道的他,由於得到優秀經紀人巴巴亞的協助,很快在拿波里歌劇院以《比安卡與費南多》展露頭角,之後又在其安排下於 1827 年在米蘭史卡拉歌劇院首演歌劇《海盜》。此劇不但讓貝里尼贏得國際知名度,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也開啟他以史卡拉劇院為中心為期六年的音樂活動。他主要作品,如改編自自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利葉的《卡布烈與蒙太奇家族》、《夢遊女》與《諾瑪》,都是在此時期與名歌劇作詞家羅馬尼合作的作品。與此同時貝里尼也以米蘭為基礎,建立他在音樂界的社交關係。透過音樂院同窗馬坎達帖的介紹,他結識樂界前輩波里尼與名歌手帕斯塔。這些人不但是他音樂上的同好,更是生活上互相照料的摯友。也是在此地他結識紅粉知己茱蒂塔.圖利娜,展開一段不倫的,沒有圓滿結果的戀情。
為躲避圖利娜的苦苦追求,貝里尼於 1833 年離開義大利。他首先去英國,發現他在當地並不特別受歡迎。之後,一如當時的許多義大利歌劇家,貝里尼決定進軍巴黎,並在羅西尼的技術指點下,以《清教徒》一劇征服口味挑剔的巴黎聽眾,也破除他已「江郎才盡」的謠言。不過,這也是他最後的一部歌劇。並非技術受遇到瓶頸,也不是沒有聽眾緣,是感情生活的波折與長年痢疾的折磨,讓貝里尼心力交瘁,提前結束他脆弱的生命。他於1835 年9月23日逝世於巴黎附近的Puteaux,三十四歲生日之前的一週,留給世人的是九部的歌劇與聲樂作品。
在美聲歌劇傳統中,貝里尼與董尼采第同以製造優美旋律聞名於世。他不但善於有田園景致的塑造,如《夢遊女》;同時也善於戲劇性情節的鋪陳,如《諾瑪》與《卡布烈與蒙太奇家族》。貝里尼不能算改革者,但他確在既有形式中,形塑自己獨特的歌劇風格:精緻的管弦樂編配、清晰優雅的旋律線與歌詞與音樂情境的貼合。如其所堅持的理念:「歌劇必須用歌曲來賺人熱淚,使人懼怖,進至致人性命!」在創作量上貝里尼或不如董尼采第,但他對後世音樂家的影響卻很深遠。他的音樂不但啟發威爾第與華格納,也旁及器樂作曲家的蕭邦與李斯特。雖則如此,沒有音樂家直接繼承貝里尼。因為,如詩人海涅指出的,他的音樂無法模仿,是天上的音樂,如同另一位早逝天才莫札特。他曾對貝里尼感嘆:「真希望你不是天才,這樣或許你會活得長一點」。而他竟一語成讖!或許這就是落入凡間的音樂謫仙的宿命吧。
自視甚高的華格納也不得不讚賞那些渾然天成的旋律線,據說他形容,Norma的音樂即便是最頑強的義大利新音樂學派都無法不公平地承認、發自內心地說Norma表達出作曲家對於欲表達的目標那內在的深切信念("the most determined opponents of the new Italian school of music do this composition the justice of admitting that, speaking to the heart, it shows an inner earnestness of aim." "Bellini's music comes from the heart and closely follows the text")。此外華格納也稱Bellini是「溫柔的西西里人」(the gentle Sicilian)。
貝里尼與諾瑪 --- 泰嘉 (May 10, 1993)
低沈而徐緩,彷彿透出一股不祥的、深刻感情衝突的弦樂,緩緩自喇叭流出,瀰漫著整個陰暗的空間,直接穿透聆聽者的感覺,振動內心深處所埋藏的心思。旋律接著轉為快板,展露出一種充滿怨恨、妒忌、悲嘆交替強烈起伏的變化,顯示出強烈的戲劇性,而經過一番慘痛的掙扎,開展出一片短暫的、絕望也似的平和之感,最後以悲壯的場面結束 ---- 諾瑪,一段故事正由序曲開始訴說。 貝里尼 (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 生於義大利西西里的 Catania地方,與羅西尼 (Gioacchino Rossini1792-1868) 、董尼采第(Gaetano Donizetti 1797-1848)同被譽為義大利歌劇早期的三位傑出作家。而貝里尼一生只作了十部歌劇;作品中較具代表性的有夢遊女 (La Sonnambula)、諾瑪 (Norma) 及清教徒(I Puritani);另有海盜 (Il Pirata)、Beartrile de Tenda、I capuletiei Montecchi(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去年 1992曾以音樂會形式於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上演)。其中最傑出的便是諾瑪。貝里尼自己就曾說過:「萬物皆可毀滅,為諾瑪須長存不朽。」可知作家自己的重視及此劇的地位。 關於諾瑪創作,是在貝里尼於Beartrile de Tenda演出失敗後,至巴黎遇見老羅西尼,由羅氏指導其弦樂法而完成的。事實上此劇題材曾被其他人寫成歌劇,但卻遠不如貝里尼這部諾瑪的重要及受歡迎。然而,雖然這部歌劇具有絕對重要的地位,它被搬上舞台的機會卻不多;主要的原因即在於演出這部歌劇需要三位具堅強實力的歌手演出;尤其是諾瑪一角,非具備過人的能力,無法演出。本世紀初,同樣與 Malibran, Titjiens, Ponselle, Callas 一樣為歷年來擅長演出諾瑪的 Lahmann即曾說:她情願唱三場的布倫弟得(華格納歌劇中的女主角),也不想唱一晚的諾瑪。為何諾瑪那麼難以演出呢?讓我們先來看看劇情。
======================================================================================
西元前五十年左右,在高盧(今法國)這個地方,盛行著特路德宗教。當時該地由羅馬帝國統治,民生凋敝,百姓都痛恨羅馬暴政。雖然民心思動,但是由於特路德教女祭司長諾瑪(Norma,女高音) 的愛人,正是該地總督波利昂(Pollione,男高音),因此她假藉神諭,力勸教眾稍安勿躁,等待羅馬自取滅亡。其實這時的諾瑪早已違背她當初的神聖誓言,生下了兩個波利昂的孩子。但是,波利昂卻在這時愛上了諾瑪手下的女祭司亞達基莎(Adalgisa,女中音),並且希望她與他一同返回羅馬生活。亞達基莎無法克制自己的感情,便答應了他的要求。然而,當她發現原來諾瑪也愛著波利昂時,便向諾瑪坦白了她與波利昂之間的戀情,並且告訴她將離開神殿,與波利昂一同前往羅馬。就在諾瑪痛苦萬分的時候,波利昂到來,於是諾瑪痛責他的背離,波利昂卻只求諾瑪勿遷怒於亞達基莎,最後不了了之。諾瑪無法忍受波利昂的不忠,於是決心讓自己和波利昂及孩子們同歸於盡;但是又不忍殺害親生骨肉,因此懇求亞達基莎為她扶養孩子。亞達基莎大為感動,請諾瑪為了孩子繼續活下去,並答應她將與波利昂斷絕一切往來,使諾瑪能與波利昂重歸舊好。不料其後波利昂斷然拒絕亞達基莎斷絕關係的請求,因此諾瑪大怒,命群眾發動攻擊,進軍羅馬。戰亂中,波利昂被俘,被帶到諾瑪面前。諾瑪告訴波利昂,只要他放棄亞達基莎,將可重獲自由;但是卻為波利昂所拒。諾瑪接著轉身向群眾坦白自己已犯瀆神之罪,願將自己獻祭女神以求寬恕。臨刑前,諾瑪表白了對波利昂的愛,波利昂深深感動,願與她一同喪身火祭。劇終,兩人一同攜手,走進熊熊的火葬堆。 貝里尼為了此劇曾八次改寫詠歎調 Casta Diva。這首詠歎調十分著名,因其對仗工整,且冗長的樂句充滿了充滿了力量及旋律性(這正是貝里尼所拿手的),而其加入花腔的唱法更為後來歌劇花腔歌曲的前身;演唱者必須表現出一個女祭司長的氣勢、對女神的虔誠....十分具技巧性。筆者聽過Ponselle、Callas、Sutherland、Caballe 四人的錄音,感覺是:Ponselle不愧是30到40年代的首席女高音,聲音完美地控制了厚實的氣勢,以充分的實力呈現諾瑪的形象;可惜40年代的表現方式不同於現代,給人一種較放不開、歷史性的異質感。Sutherland與Caballe 二人雖都具備有過人的技巧及完美的美聲(欣賞她們的諾瑪毫無吃力的感覺),但是Sutherland天生音質纖細,不足以完全震撼人心;Caballe 則唱出了一個年輕的諾瑪。最令人感到充分傳達出諾瑪深刻情感、洞悉其精神的,非Callas莫屬。不論是被拋棄的絕望、與亞達基莎表白友情、欲向波利昂報復、到最後決定公開自己的罪行,Callas都使用了不同的音色變化;凝聚的聲音,充分唱活了諾瑪;尤其是自第二幕後半,面對波利昂,遇拾回愛人的心,又想殺了子女洩恨;欲處置亞達基莎、卻對自己的罪行深深感到痛苦,終至最後的公開罪行,其間心態的巧妙轉變,Callas都能一氣呵成,完美地演出,是歌劇史中不能被抹滅的一段。
夢遊女(La Sonnambula)
《劇中主要人物》
阿蜜娜(Amina)
Soprano
莉莎(Lisa)
Soprano
德瑞沙(Teresa)
MezzoSoprano
伯爵(Conte)
Bass
耶維諾(Elvino)
Tenor
亞列克西斯(Alexis)
Baritone
《劇情簡介》
第一幕 第一景
一個瑞士村莊的午後,村民很高興地要來祝賀阿蜜娜和耶維諾的喜事。阿蜜娜原是一個孤女,被水車房的婦人德瑞沙撫養長大,現已亭亭玉立。而耶維諾是一個頗有資產的鄉村青年,兩人真是美好的一對。我們可以聽見村民從遠處而來的歡樂聲浪。這時住在阿密娜對面的莉莎也正在處理她客棧的門面。莉莎也喜愛看青年耶維諾,現在看到他將與阿蜜娜要結婚,心理很難過。莉莎聽了村民讚美阿蜜娜的歌聲,她自己在一旁唱道:大家都這麼高興,準備看牠的喜事,只有我一個人私下悲嘆啊!有誰能了解我的憂傷?
事實上,村子裡也有一位樸質的青年亞列克西斯追求這位年輕的客棧女主人,但莉莎認為亞列克西斯是位莊稼漢,雖然很單純,但有點憨直,所以不得她的青睬。亞列克西斯引著大家在阿蜜娜家門口唱歌祝賀,莉莎看在眼裡更是不爽。不一會兒,阿蜜娜和母親德瑞沙從磨坊裡出來,母女倆是相依為命,以水車磨坊為生。她們感謝村民的祝福。阿蜜娜除了同朋友道謝之外,也向母親感謝她養育之感。
這時候證婚人也到了,耶維諾隨後也來了,他因先去教堂向聖母作了一個虔誠的祈禱,所以稍微晚了一點。在大家的祝福下,耶維諾為阿蜜娜戴上了定情的戒指。這一些都顯得十分美好。正在這時,傳來了馬車聲,有位優雅的紳士要到附近城堡,途經此地,莉莎建議他說,天色不早,山路也不好走,不如在她的客棧留宿一晚,明早再走,這位紳士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他望看水車、泉水和草原,勾起了他在附近渡過的童年往事,十分懷念和神往。後來他發覺村子裡喜氣洋洋,才知道有喜事。但他看到阿蜜娜之後,馬上被她的純真和美麗吸引住了,這位紳士顯然回憶起他少年時候的舊日情懷,好像藉著阿蜜娜的形象,又浮現在他的眼前。由於這紳士的神往和親近。使大家覺得他態度有些太親熱,跟他們鄉下人大不同,尤其那位準新郎耶維諾更為不悅。
這時候,太陽已下山,母親希望大家回去休息,她同時提醒眾人那個夜晚行走於村莊裡的幽魂,要村民快回家去。大家說,每人都見過那披看白袍,漫遊於村野令人恐懼的幽魂,唯有這位外來的紳士不相信。最後眾人在互相道晚安的聲中結束了這段神秘的話語。當大家離開之後,耶維諾不禁對剛才的情形,燃起了很濃的醋意,後來經阿蜜娜一百勸慰,雖稍微平息怒氣,但不能完全釋懷。最後此景在兩位愛人互道珍重中結束。
第一幕 第二景
客棧的房間裡,這位紳士回想今午的情形,十分愉悅,尤其難忘那純真美麗的新娘,而這客棧的女主人也長得不錯。正在此時這位女主人莉莎進來服侍他,並且看出他伯爵的身份。兩人正情投意合之際,不料有人來了。莉莎在慌忙離去時,不小心掉下了自己的一條絲絹。而這時走進來的是一位夢遊女郎,她口裡還念看愛人耶維諾的名字,她,就是阿蜜娜。伯爵一時以為自己的幻覺,因為自己太想念牠的緣故,後來他確定是阿蜜娜後,又見她在夢中那樣楚楚可人,真有些讓他動心,但後來伯爵仍保持很好的風度地離開房間。然而莉莎剛剛從門邊看到阿蜜娜走進來,生氣之餘就去招了村民來看。當大家進來時,阿蜜娜已睡在沙發椅上。這時耶維諾亦已趕到,眾人在驚訝之際,阿蜜娜醒了過來,但她對大家的指責,百口莫辯。耶維諾在盛怒之下,宣佈解除婚約,這封阿蜜娜真是睛天霹靂,而眾人亦在震驚和惋惜聲中,結束這個場景。
第二幕
在村子外面,眾人想澄清昨晚的事情,以便還給阿蜜娜的清白,他們想到如何請求伯爵出來說明真相,頗費心思,後來大家決定一齊去找伯爵。這時阿蜜娜和母親上來,顯得十分孤單。母親告訴她說,說不定耶維諾同她一樣傷心呢?後來耶維諾真的出現,顯得很憔樵悻,但他仍不原諒阿蜜娜,在意氣用事之下,甚至取回阿蜜娜的戒指。這時大家已到來,並說明伯爵即要來澄清一切。但耶維諾不聽地走開,眾人也只好離去,靜待事態的發展。
另方面村漢亞列克西斯仍追求看莉莎,而莉莎已準備嫁給耶維諾,所以對亞利克西斯的愛,認為是一種糾纏而感到厭煩。但沒想到糊塗的耶維諾真的想要和莉莎這位客棧女主人結婚。村民起初是驚奇,後來也只好祝福他們,並準備上教堂慶祝他們。而此時伯爵及時趕到,說明世上有種患「夢遊症」的人,而阿蜜娜正是一位夢遊女孩,說她走進他房間時已睡著了,村民不相信,只想看去教堂趕熱鬧。母親德瑞沙從水車房,請大家小聲說話,因為她女兒已含看淚水,傷心地睡著了。這時母親知道耶維諾要和莉莎上教堂結婚大吃一驚。沒想到,正得意中的這位客棧女主人都向阿蜜娜母親說:「只因我較清白,我不會隨便跑進陌生的男人房間去睡覺。」母親一聽,怒從心起,立即掏出她在伯爵房裡揀到的一條絲絹,反而指出莉莎行為的不檢點,莉莎啞口無言,眾人也逐漸認清真相,各唱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匯成一個壯觀的重唱與合唱曲。
耶維諾要伯爵提出證明阿蜜娜會夢遊。正說看,阿蜜娜又夢遊出來,而且遠走危險的獨木橋,害得大家替她提心吊膽。阿蜜娜一面走看,一面還在夢中呼著耶維諾的名字,她唱道:啊,花兒你枯萎得好快呀,只是一天而已,就如同我的愛一樣倏爾消逝,我的眼淚即使可讓花兒復活,但是即使流得再多,我的愛亦不復返了。耶維諾大受感動。伯爵教大家順應她夢中的話去作,並且令耶維諾再將戒指還她,最後叫大家圍繞她,將她喚醒,阿蜜娜醒了過來,愛人和母親都在身邊,一切世界變得那麼美好,過去的一切恍如一夢,而這封新人,也在親友的祝福下,終於成為美好的眷屬。
貝里尼的作品
比安卡與費南多 Bianca e Fernando (1828)
A tanto duol, quest'anima
卡布烈與蒙太奇家族 I Capuleti ed i Montecchi
Giulietta's Recitative and Romanza
清教徒 I Puritani (1833)
Act 2: Maria's Aria
Introduction and Polonaise
Cinta di fiori
夢遊女 La sonnambula (1831)
Duet: Prendi l'anel ti dono
諾瑪 Norma (1831)
1a.Casta Diva
1b.Sinfonia
2.Introduction: Ite sul colle; Recitative and Cavatina: Svanir le voci; Meco all' altar
3.Chorus: Norma viene
4.Recitative and Cavatina: Sediziose voci; Casta Diva
5a.Sgombra è la sacra selva
5b.Va, crudele
6a.Introduction
6b.Vanne e li cela; Sola furtiva
6c.Oh! di qual sei tu vittima; Vanne,si: mi lascia indegno
7a.Introduction
他們都睡了 7b.Dormono entrambi
7c.Deh! conte
8.Non parti?
9a.Ei tornerà
戰爭!戰爭! 9b.Guerra! guerra!
10a.Nè compi il rito
10b.In mia man alfin
10c.Dammi quel ferro
11a.Qual cor tradisti
11b.Deh! non voleri; Fina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