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尼采第Donizetti, Gaetano(1797-1848) 義大利
義大利歌劇的改進者
義大利最有名的歌劇作曲家除了威爾第之外, 非董尼采第莫屬了。他出生於1797年11月29日在現今義大利的貝佳莫Bergamo, Lombardy,在一個山坡邊沒有窗戶的地窖裡出生。他的原名是Domenico Gaetano Marioa Donizetti。他的父親原本希望他能當一個建築師或是律師,但董尼采第卻醉心於音樂。後來他父親讓步准許他進音樂學校,原以為將來至少可以當音樂教師或是做些高雅的宗教音樂,而他卻獨鍾當是著名的歌劇作家羅西尼。董尼采第近乎神奇的好運被Johann Simon Mayr收為門下,並提供他音樂方面的教育乃至後來送他進入了Bologna的音樂學校,追隨該所學校的領導大師Stanislao Mattei神父學習。懂尼采第的父親眼見了兒子寫些低俗的歌劇,非常的生氣,於是兩人間的衝突更加劇烈,董尼采第一方面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另方面不想回到那樣窘迫的生活,便亦然決然的從軍去。
軍旅生涯中,他仍不斷的研習作曲,在1818年21歲時推出他的第一齣歌劇在威尼斯演出,雖然是仿製羅西尼的作品,卻意外的大受歡迎。之後他又連續作了三部歌劇,其中在1822年25歲時所做的【葛蘭納塔之佐拉伊達】Zoraida di Granada首演後,愛戴他的觀眾竟如痴如狂的將他抬到市政府,在慶祝典禮中尊稱他為歌劇之王。
義大利政府因為董尼采第音樂方面不凡的才能,特准他退伍以便專心寫作,退伍後他更努力的寫歌劇,每年都有三四齣歌劇推出,從25歲到31歲這六年當中總共創作了二十一齣歌劇,但這些都不脫羅西尼模式的作品。 羅西尼在1829年完成了最後一齣歌劇,卻意外的停止寫作,董尼采第在次年也停止模仿並開創自己的風格。董尼采第在1830年的歌劇【安娜波萊娜】Anna Bolena,這是第一齣使用自己風格寫作的歌劇,在米蘭首演竟然受到更大的歡迎,之後他便旅行歐洲指揮自己的作品,不久便榮登世界級作家的寶座。
1837年四十歲時受聘為那不勒斯音樂院院長,1839年因一首新作品被當地歌劇檢查員刁難,不准演出,盛怒之下斷然離開了祖國義大利,前往巴黎指揮幾齣歌劇的演出,同時陸續編寫新作。1842年四十五歲時,在維也納演出他的代表作【拉美莫爾的露琪亞】 Lucia di Lammermoor,在首演之夜,熱烈的盛況是當時音樂界最炫燿的一件大事。因為他輝煌的成績,奧皇親自授勳冊封他為皇家教堂監督與作曲家,這是董尼采第一生中最最輝煌燦爛的時刻。
【帕斯夸雷先生】Don Pasquale 是董尼采第告別人間的最後一部作品。數十年來他一直遭受著頭痛、感冒、噁心等問題所苦,但他從沒有真正的接受治療過,這也是造成後來病情惡化的原因,在1845年四十八歲的某日清晨被發現攤或在臥室的地上,加上之後伴隨而來的老人癡呆使得他在精神病院住了一年半,後來他被接回義大利,1848年四月八日在故鄉貝佳莫Bergamo與世長辭,享年50歲。他的葬禮非常的盛大,曾被如此記載:[葬禮行列中有四千多人來送行,有許多受人尊敬的牧師,城市裡和近郊最有名望的團體代表,還有顯赫的政府官員也都列隊跟隨著鈴就步行。還有三組軍樂隊在致敬的槍聲中,配合三四千個火把長龍的遊行,這樣的哀榮是空前的。]
董尼采第的音樂
董尼采第的作品並非完全是歌劇,他也寫了些歌曲、室內樂、鋼琴曲和相當數量的宗教音樂。
他的歌劇共有60部,但是流傳到現在的並不多,這也就是他的問題所在 - 他編寫歌劇速度很快,快到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他能在兩個星期內就完成一部歌劇,還包括歌詞和音樂,更扯的是有一次的最後一幕他竟然只用短短的幾個小時便完成了。這麼快速的結果往往是歌劇的內容草率、不精彩、陳腔濫調等等缺點。雖然他在歌劇內容上無法達到細膩的程度,但是音樂方面卻是完美的,他的音樂會隨著劇中的人物、動作、情緒、歌詞等而改變調性、速度和節奏。
一般都認為董尼采第承襲了羅西尼 的傳統而加以發展,但是他承襲了好的一面,事實上他卓越的才華,大幅的改進了義大利歌劇的音樂,使聽眾更為感動和喜愛。
Anna Bolena 安娜波萊娜─莊嚴歌劇,作於1830年,為董尼采第成名作,在此之前他 已經寫作過三十多齣歌劇,卻不及這齣〝Anna Bolena〞來得予人印象深刻。 這部以十六世紀英國皇室為背景的歌劇,其中最著名的場景,就在第二 幕終曲的「瘋狂場景」:被英王亨利八世設計、結果淪為階下囚的皇后Anna Bolena 在精神恍惚中,回憶起少女時代在家鄉古堡,與青梅竹馬共度的歡樂時光。最後則在失神 妝況下,魂歸離恨天!
L'Elisir d'Amore 愛情靈藥─喜歌劇,作於1832年,為董尼采第最膾炙人口的喜劇之一。劇情敘述一位憨厚的鄉下青年,為了追求暗戀已久的農莊女主人,向一位江湖郎中購買所謂的「愛情靈藥」(實則只是一瓶葡萄酒而已),希望能夠獲得美 人芳心的趣事。
Lucia di Lammermoor 拉美莫的露淇亞 ─莊嚴歌劇,作於1835年,為董尼采第的終身代表作。1940年代末期,在「一代歌劇女王 」瑪莉亞‧卡拉絲(Maria Callas)的重新詮釋之後,此劇猶如鹹魚翻身,重登世 界各大歌劇院招牌劇碼。同樣是以英國作為背景,敘述在十七世紀的蘇格蘭,因為政治利益與家族宿仇,結果卻導致一樁愛情悲劇。劇中最著名的場景則是在第二幕第一景終曲的「瘋狂場景」,在這段長達十餘分鐘的歌曲中,飾唱劇中女主角Lucia的女高音,必須要具備完美的美聲唱法與花腔技巧,方足以勝任此角,至今尚少有女高音聲樂家敢輕易冒然嘗試。
La fille du Regiment 聯隊之花 ─喜歌劇,作於1840年,同年並於巴黎喜歌劇院首演。此劇首演以來一直是花腔女高音演唱家最喜歡挑戰的劇目之一,對於男高音演唱家來說,也不盡然輕鬆;在第一幕當中,男高音就得面對一首包含了九個高音C的歌曲。當年 Luciano Pavarotti在紐約首演時,因為成功演出此劇,遂被歌劇迷與樂評家封為「HIGH C歌王」。
La Favorita 寵妃─莊嚴大歌劇(Grand Opera), 作於1840年,同樣名列為董尼采第「五大最受歡迎歌劇」之一。內容是以十四世紀齣西班牙為背景,敘述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一世、與一 位羅馬教會修道士,共同爭奪一位女子的愛情悲劇。由於此劇的完成,對後世歌劇作曲 家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兼具抒情與戲劇性格的次女高音擔任主角,後來的法國作曲家亦紛紛倣效此一作法,例如:比才的〝卡門〞、聖桑的〝參遜與達莉拉〞(或譯〝霸王妖姬〞)、...等,均以此劇作為寫作範本。
Don Pasquale 帕斯夸雷先生 ─作於1843年,為董尼采第最後一部喜歌劇作品。相較於之前幾部愛情 悲劇,這齣作品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愛情鬧劇。內容敘述一位年老貪財的老富翁 Pasquale先生,為了迎娶年輕貌美的女子為妻,不惜橫刀奪愛、想要拆散自己姪子 Ernesto與俏寡婦Norina的戀情,最後反被眾人戲弄一把,人財兩失。這部作品的喜感程度,被後世樂評家評為「與羅西尼〝塞維里亞理髮師〞、以及威爾第〝法斯塔夫〞同列為義大利歌劇史上的三大喜歌劇的作品」。
董尼采第的作品
Caterina Cornaro aria "Io non voglio trar..."
No.5 Cavatina di Enrico da Rosmonda d'Inghilterra
Chi mi frena in tal momento?
【愛情靈藥】 L'elisir d'amore
Una furtiva lagrima
【羅馬逃亡者】 L'esule di Roma aria "Aure di Roma"
Funeral Music to Dom Sebastien
Il duca d'Alba aria "Angelo casto e bel"
【寵妃】La Favorita
Recitative and Cavatina: O mio Fernando
【拉美莫的露琪亞】 Lucia di Lammermoor
'Alfin son tua' - The Mad Scene
No.1 Preludio e Coro d´intruduzione
1-1 Parte Seconda "Lucia fra poco a te verrá"
1-2 Scena e Cavatina "Cruda, funesta amania"
1-3 Scena e Cavatina "Regnava nel silencio"
1-4 "Sulla tomba che rinserra"
2-2 No.3 - Sextet and Chorus
Act.I Finale
II '5 and 6 Introduction and Recit: Lucia fra poco a te verrà, Recit and Duet, Il pallor funesto, orrendo, Soffriva nel pianto, Se tradirmi tu potrai'
II '7. Recit and Aria, A cedi, cedi, Guidami tu, tiu reggimi'
II '8. Finale II. Chor. and Cavatina, Per te d'immenso giubilo, Per poco fra le tenebre'
II '9. Recit. and SEXTET, Dov'è Lucia?, Chi raffre a il mio furore'
II '10. Recit. and Stretto of Finale II., T'allontana, sciagurato, Esci, fuggi'
III '11. Storm; Recit. and duet; Orrida è questa notte;Qui del padre ancor respira'
III '12. Chorus: D'immenso giubilo'
III '13. Recit. and Chorus; Cessi, ah cessi; Dalle stanze, ove Lucia'
III '14
III '15 Recit. and Aria; Alfin son tua; O gioia che si sente; Spargi d'amaro pianto; Recitative: Si tragga altrove
III '16. Recit. and Aria. Finale III; Fra poco a me ricovero;Tu che a Dio spiegasti l'ali; FINALE
Lucrezia Borgia
Overture
Fantaisie - Part 1.Trio from the second act
Part 2.Drinking song, Duo, Finale
【瑪麗亞.斯圖亞特】 Maria Stuarda
Overture
【惡魔羅勃】 Roberto Devereux - III, scena, Aria e Cabaletta - Roberto Devereux: "Ed ancor la tremenda porta non si dischiude?"
Rosmonda d'Inghilterra Sinfonia
Poliuto, Aria "Veleno è l'aura ch'io respiro"
【安娜波萊娜】Vivi tu, te ne scongiuro, from Anna Bolen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